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复旦大学的校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复旦大学的校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复旦大学的标志建筑物是什么?
复旦大学的标志建筑物是光华楼。光华楼,复旦大学光华楼,被列为上海市重大工程,是堪称国际一流的教学综合楼。整幢楼高达142米,被誉为“中国高校第一楼”,作为复旦跨入新世纪标志的复旦百年第一楼———光华楼,被列为上海市重大工程,是堪称国际一流的教学综合楼。复旦大学,简称复旦,始建于1905年,初名复旦公学,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,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,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。“复旦”二字选自《尚书大传·虞夏传》中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”的名句,意在“自强不息,复兴中华”,寄托着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、教育强国的愿望。复旦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,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、9所985工程大学,首批“珠峰计划”、“111***”和中国顶尖学府“九校联盟”(C9联盟)的成员大学。教育部“卓越医生教育培养***”试点高校。
复旦大学的标志建筑物是光华楼。光华楼,复旦大学光华楼,被列为上海市重大工程,是堪称国际一流的教学综合楼。整幢楼高达142米,被誉为“中国高校第一楼”,作为复旦跨入新世纪标志的复旦百年第一楼———光华楼,被列为上海市重大工程,是堪称国际一流的教学综合楼。复旦大学,简称复旦,始建于1905年,初名复旦公学,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,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,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。“复旦”二字选自《尚书大传·虞夏传》中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”的名句,意在“自强不息,复兴中华”,寄托着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、教育强国的愿望。复旦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,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、9所985工程大学,首批“珠峰***”、“111***”和中国顶尖学府“九校联盟”(C9联盟)的成员大学。教育部“卓越医生教育培养***”试点高校。
复旦大学在上海一共有四个校区,其中本部位于杨浦区五角场旁的邯郸路校区,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里的标志建筑物有如下几个:复旦大学正门,光华楼(杨浦区第一高楼,复旦百年校庆所建),复旦大学老校门,校训墙(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)等等,最著名地应当是光华楼。
相辉堂
抗战时,复旦大学西迁,先至庐山,因战事紧张,未几即内迁至重庆。但当时,复旦仍有一部分师生滞留在上海。1939年春天,登辉堂的名字第一次被使用,因抗战而西迁的复旦重庆北碚校部行政楼被命名为登辉堂。如今,他依然矗立在北碚。一些抗战电视剧里会出现过。虽然外表就跟抗战一样。不过她是复旦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,是复旦人共同的精神家园。
02
复旦双子楼(光华楼)
复旦大学的双子楼,现已成为复旦的标志性建筑。这栋高142米的大楼是2002年开始建造,赶在复旦百年校庆的2005年竣工,斥资5.5亿元,据说是一栋在全国高校建筑中规模与功能都超前的智能化大楼。整栋大楼的设计是比较欧风的。玻璃建筑涵盖了整体布局。看上去很闪耀,很华丽。
复旦以前的校训和现在的校训?
复旦大学以前的校训是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,这句话出自清代学者李毓秀《读书志》中,“博学而笃志”意为广泛学习各种知识,并且将其坚定地用于实践之中;“切问而近思”则强调了求知的方式和方法,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,不断思考。
复旦大学现在的校训是“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”,这句话由复旦大学前校长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凌迟教授所创,“博学”、“审问”、“慎思”、“明辨”“笃行”五个词分别代表了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五种素质: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入的学术修养、持续质疑和审视的精神、透彻思考和理性思辨的能力、明确真相与虚***的区别能力以及脚踏实地、勇于实践的动力。
需要注意的是,尽管校训发生了变化,但复旦大学一直秉承着以人为本、追求真理、立足中国、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,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懈努力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复旦大学的校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复旦大学的校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